講師介紹 : 游祥洲教授
現任佛光大學生命教育課程教授、世界佛教友誼會 執行理事、國際入世佛教協會諮詢委員。曾任教於台大哲學系、文化大學、夏威夷大學、佛光山叢林大學院、香光佛學院、弘誓學院、圓光佛學院、慈濟大學等校。研究領域:般若思想、宗教與全球化、禪與茶道文化。
教授以宏觀的角度來詮釋如何在這個多元化的洪流中以十二個重點來創造佛教的可續性發展的優勢:
- 建購「全球倫理」,推動價值重建。
- 確立「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的平衡發展。
- 尊重「多元價值」,推動「跨文化」交流。
- 保護宗教神聖資產,推行文化傳承教育。
- 體認「身土不二」,提倡「綠色消費」。
- 推動「全球立法」,保護自然資源。
- 重新定義「發展」概念,確立佛教道場社區化的三大方向。
- 積極參與「身命教育」與「身心療愈」,臨終關懷等社會課題。
- 推動多元的全球佛教公共論壇。
- 深化不二法門的精神,推動宗教內部對話與跨宗教對話。
- 彰顯慈悲精神,消除各種形式的暴力。
- 面對全球的結構性之惡,勇於批判與導正。
教授提到佛教要在多元化的潮流中,如何找到明確定位,並發揮佛教中強調的智慧,如何化解東西方的宗教對抗,為世界和平奠定更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