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公告
佛陀教育電子報
 

假日佛學院


學院第七屆簡介

學佛基礎進階班  華嚴宗  密宗  天台宗  成實宗  三論宗 
在家律學班  淨土宗  俱舍宗  法相宗  禪宗 

俱舍宗

班導師:施凱華教授
班導師簡介:

  施凱華教授,臺灣台北市人,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輔仁大學哲學系、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著作有:《天台智者教判思想》、《天台中道實相圓頓一乘思想:相即不二門》、《天台中道實相圓頓一乘思想:教觀一體門》以及二十篇佛學、哲學相關之論文,現從事佛學、哲學、與各宗教義理思想比較等學術領域之講學與研究。

上課時間:每週六 18:30~21:30

課程計畫:

教學大綱

 

   

課程期間

1

婆羅門教與古印度宗教

六個月

2

印度六派哲學與外道六師思想

3

佛陀生平與印度原始佛教

4

印度部派佛教總論

三個月

5

《異部宗輪論》

6

《異部宗輪論述記》

7

舍利弗阿毘曇論綱要

六個月

8

三法度論綱要

9

《三彌底部論》綱要

10

法蘊足論綱要

11

品類足論綱要

12

集異門足論綱要

13

識身足論綱要

14

界身足論綱要

15

施設足論綱要

16

《發智論》綱要

17

《阿毘曇心論》綱要

18

《雜阿毘曇心論》綱要

19

入阿毘達磨論

三個月

20

五事毘婆沙論》

21

阿毘曇甘露味論

22

達磨俱舍論》

二年六個月

23

法寶之《俱舍論疏》

24

神泰之《俱舍論疏》

25

普光之《俱舍論記》

26

圓暉之《俱舍論頌疏》

參考書籍:

一、大藏經

1 迦多延尼子著,唐.玄奘譯,《阿毗達磨發智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2 舍利弗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3 目犍連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4 迦旃延造,趙宋.法護譯,《阿毗達磨施設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5 提婆設摩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6 世友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7 世友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界身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8 法勝造,東晉.僧伽提婆及慧遠合譯,《阿毘曇心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9 法救造,劉宋.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0 塞建陀羅造,唐.玄奘譯,《入阿毘達磨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1 法救造,唐.玄奘譯,《五事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2 瞿沙造,曹魏.佚名譯,《阿毘曇甘露味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3 舍利弗造,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等合譯,《舍利弗阿毘曇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4 世賢造,東晉僧伽提婆譯,《三法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15 正量部經典,譯者不詳,《三彌底部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6 世友撰,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17 唐.窺基撰,《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18 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19 唐.普光述,《俱舍論記》,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20 唐.法寶撰,《俱舍論疏》,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21 唐.神泰撰,《俱舍論疏》,卍續藏第八十三冊,今僅存七卷,即第12456717等七卷

22 唐.圓暉述,《阿毘達磨俱舍論頌疏》,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二、專書

1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臺北市:東大,1995

2 黃心川,《印度哲學通史》上冊 ,北京市:商務,1989

3 黃心川,《印度哲學通史》下冊 ,北京市:商務,1989

4 釋聖嚴,《印度佛教史》,法鼓全集,法鼓文化,2010

5 木村泰賢原著;演培法師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北京市:中國書店,2010.

6 木村泰賢原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北京市:中國書店,2010

7 李世傑,《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臺灣佛教月刊社,1961

8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妙雲集,正聞出版社,19941

9 印順,《說一切有部論師與論書》,妙雲集,正聞出版社,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