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公告
佛陀教育電子報
 

課程介紹


課程名稱 : 中觀論偈頌暨宋代天台典籍深入研討班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19:30 ~ 21:30

上課地點 : 本會地下室教室(2)

授課老師 : 如碩法師

課程名稱:中觀論偈頌暨宋代天台典籍深入研討班

一、 課程目的或特色:

「中觀」的意思是中道、最中,或至中。龍樹寫作的《中觀根本慧論》中,將中道歸納為遠離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等二邊,又稱八不中道。在《般若經》中,以智慧為觀察中道之依。嘉祥吉藏認為,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證的方法,即是中觀正見。而中觀的義理根源於《雜阿含經》與大乘佛教般若經傳統,龍樹撰寫《中觀根本慧論》來闡述中觀思想與修證,提出二十七品,以此來評破外道與其他學派的理論。後世許多學派繼承龍樹的想法,並加以開展。龍樹思想的主要繼承者為中觀派,以中觀立宗,以一切法自性空為主要見解。其他主要學派,如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各自根據自身宗義解釋中觀。中觀學說因此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討論課題之一。然而《中觀根本慧論》博大精深,必須深入加以探討與研究。

宋初以知禮大師為中心,所發生天台山家、山外的義理論諍,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一件大事;時間長達三、四十年,參與的人物不下一、二十人;而其最後即為知禮於《妙宗鈔》中加撰《料簡十三科》,以導正其先輔後叛的弟子淨覺仁岳(992-1064)有關「生身尊特」(意義詳後)佛身論之歧出與墜陷。此不但牽動天台宗全部的思想義理,且關係深辨天台「性具」與賢首「性起」兩大思想系統不同之癥結所在。而宋代天台宗,產生了將近四十年的論諍,有其遠因與近因。遠因在於:連年的戰亂與法難,導致天台教典的散失。近因在於:《大乘起信論》中的思想滲入華嚴宗;此後,唐代的湛然大師,引用了《大乘起信論》中的文句,使得後人對原本的天台教義產生混淆;於是在宋代,產生了天台宗內的山家派與山外派的論諍。吾人面對龐大而繁雜的天台諸部教典,必須作思想義理分析清楚的工作,所以必須逐步講授宋代天台典籍,試圖釐清並解決宋代天台宗的論諍等問題。

關於中觀論與天台的關係,兩者息息相關,如:1.二諦在中論中的解說,演變至天台,產生七種二諦,這中間有一層轉折;2.原本中論講二諦,但也有「三諦」的意味;於中觀論第二十四品十八偈頌;而天台據此而開展出「三諦」與「三諦圓融」的思想並依「晉譯華嚴經」,開展出「三法無差」;3.中觀論中的般若特性與無自性為畢竟空義,被智者大師運用,並與「法華經」做結合,開展了「實相中道」義;據此,延伸至宋代天台的觀心論爭;4.宋代天台有觀察「妄心」的山家派,與直觀「真心」的山外派,為何會有如此的差別?即是對般若、中觀學、如來藏學的加入、運用、解讀、引用有所不同。這些都是由中論至天台學之間的轉折與必需闡述清楚的關鍵。

二、 課程的進行與課程名稱介紹:

1.詳盡解讀《中觀根本慧論》之偈頌;

2.參考清辨論師《般若燈論》與月稱論師《淨明句論》中文譯本對讀。

3.修行的道次第與《中觀根本慧論》的修行結合;

4.止觀法門的禪修帶領結合《中觀根本慧論》;

5.宋代天台典籍解讀:《十不二門》與其重要註解對讀:《指要鈔》、《指要鈔詳解》、《文心解》、《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註法華本跡十不二門》

6.宋代天台典籍解讀:《四明尊者教行錄》:天台教與起信論融會章

7.宋代天台典籍解讀:《四明尊者教行錄》:別理隨緣二十二問

8.宋代天台典籍解讀:《四明仁岳異說叢書》:法智遺編別理隨緣十門析難書

三、 本課程授課方式與教學目標:

授課方式:教師講授:教師導讀該週所欲探討的主題作品,並旁及相關論題。

教學目標:而本課程開設,擬以單元主題方式,從相關中觀論與宋代天台著作等詳盡解讀,並和天台止觀法門做連結,以收到教觀並重之裨益。

四、 特色與適合的對象:一般社會大眾有興趣者